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2 (第2/4页)
纷。 只怪安亲王从正大光明匾后取下遗诏时神色莫测,且一直对外人秘而不宣。 按理说,能在立储之事上勉力一争的,从前只有安亲王、英亲王并荣宪亲王三人。 英亲王叛逃,荣宪亲王已被定罪羁押在宗人府,那两位都已经犯了谋逆大罪,就算先皇生前属意他们,眼下也会因不合法度而废止。 所以安亲王的举动就很耐人深思。 姝菡是天下唯二知道此事真相之人,也感到大行皇帝于他亲儿子们开了个天大玩笑:那匾额后头的诏书上,其实空无一字。 003 九月初三,朝臣们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第四次上表请奏安亲王登基为帝。 礼部尚书更是是以“大行皇帝入葬,岂可无嗣皇帝扶灵?”据理力争。 安亲王三推三辞,众望所归,终于认下了皇储的身份,并拟于九月底登基称帝,次年再改国号“隆兴”。 二十七月的孝期,以日代月,不过二十七天,但还要给礼部留些喘息时间。 九月初三,大行皇帝于景陵入葬过后,礼部将登基大典的礼仪,程序呈上来,并谏言,除了新君即位,应当同册皇后。 安亲王顾及那木都鲁氏彼时月份大了怕损了皇嗣,便打算先颁了皇后金册与凤印,等她此胎养好后再完成封后的大典。 那木都鲁氏很怕迟则生变,梗着脖子进言:“臣妾受得住。” 其实不怪她如此冒险,众人皆知,她虽占着嫡福晋身份,但以往所作所为早就触怒了安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