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4 (第3/4页)
不然财帛动人心。 重利之下,谁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呢? 他这么一说,玉录玳可就想起琳琅阁初开时,那一拨儿弹劾了。 为防类似事件再度发生,玉录玳倒也没再抗拒。只是…… 咱现在是生意人了么,关于利益的事儿,即便对面坐的是皇帝老子,也得尝试谈一谈:“倒是玉录玳浅薄了,硬是没领会万岁爷一片慈心。但……您也知道,为了琳琅阁一炮而红,臣妇投入了自己所有家底并太子妃娘娘的大半嫁妆。” “为了笼络人才,研究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这短短一月,就赏了黄先生两万余两白银。而刚刚,他又推荐了数十位人才……” 哪怕贵为一国之君,康熙也被玉录玳的大手笔吓了一跳。 偏当事人还一脸理所应当的样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千金市马骨,马骨还价值千金呢,更何况黄先生那么个旷世大才?臣妇提起这个,可不是抱怨黄先生身价忒贵。只是请万岁爷明白,琳琅阁日进斗金,靡费也不少。” 研究成果、生产技术的,没有白白转让的理儿。 而且从垄断方变成被垄断方,所需都被供应方掌握手中什么的。这牺牲可是超大,理当有所补偿! 她有,琳琅阁二东家太子妃也得有。 朝廷所产的弹簧还得优先供应琳琅阁,成本价那种! 当然作为琳琅阁大东家,玉录玳保证,绝不将东西用在妨碍社稷稳定安全的方面。不借着价格便利倒买倒卖,挣朝廷的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