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_第991章 算计老骗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1章 算计老骗子 (第4/8页)

上都是本地的,他们对其他地区的股票不了解,也无从了解,几乎没有太多的信息通道去了解这些挂牌的公司,除了纸质的媒介。当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基本上没有可以利用的互联网。

    股票市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整体交易环境相对比较狭窄。大多数股民,都是在1992年才开始进入股市,这个时候,所有的开户交易、委托,甚至对股票行情的了解都只能够在券商的营业大厅里面完成。

    当时了解股票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几大证券报,另外就是通过股票收音机来获得非常有限的股票相关的信息。当时投资者的收入都还不高,很多人都是拿着多年的积蓄,两三万块钱,或者四五万块钱,一赌高低。

    1992年年初的时候,沪市发行股票认购证,30元一本,无限量发行,全年有效。凭一本认购证就可以参与全年打新,可以多次摇号抽签,可以反复中签。

    官方认为认购证的发行会十分火爆,结果销售十分冷清,坊间盛传认购证就是变着法子骗钱,证券银行的营业部求爷爷告奶奶地推销,好不容易卖出了预计发行量的四成。

    有人心存疑虑、有人坚决不碰、有人悄悄地买,还有人一面嚷着这是骗钱一面几千份地往家里搬、有人在确认发售不理想之后一下子买了几箱。wap.

    还好,多亏了王林,他慷慨的掏出钱来,叫田晓青买下了剩下的六成,帮助证券银行的营业部完成了预计的发行量。

    当时,证券银行的营业员们,对王总是感恩戴德,直呼他为活菩萨。

    事后证明,全年共有53家公司发行股票,单张中签率达86.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