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5 切入方式 (第2/4页)
议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等到正式进入制作讨论环节的时候,窗外夜幕已经降临,甚至晚饭时间都已经过了。 不要说陆潜了,即使是纪叙也觉得脑子就要爆炸了,然后,冲突就这样发生了。 在“游客”这部电影,陆潜希望呈现出一种极简且机械的风格,从摄影角度来说,构图和对焦就需要做出改变。 陆潜要求尽可能采用中景来完成拍摄,将演员们放置在一个框架里,就如同出现在画框或者电视屏幕里的场景,而且整个框架需要稍稍大一些,有意识地让演员显得渺小,甚至是被巨大框架压迫的。 然后再通过一些特写和近景的切入,制造出一种跟随镜头钻入演员毛孔之中窥探表情的细节和脑海里真实想法。 这样的视觉效果需要具有压迫感和侵略性,却又必须保持平稳和机械,悄无声息地影响观众的观影感受。 对于摄影组来说,这无疑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需要在每个场景寻找准确的拍摄点: 一是拉开距离的中景,二是形成框架的景别。 为此,陈慕和陆潜展开了刺刀见红的争论。 陈慕认为陆潜过于苛刻地要求摄影组来完成构图,那是因为陆潜不具备通过画面讲述故事的能力。 陆潜则认为陈慕完全没有理解“游客”整个剧本整个故事传递出来的信息,如此肤浅地对摄影做出鲁莽判断,这无疑是愚蠢且狂妄的。 你来我往的争论,最终还是陆潜说服了陈慕,那些看似机械式的构图,本身就是电影传达信息的组成方式之一,每一个场景都和剧本丝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