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艺术家_295 切入方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5 切入方式 (第3/4页)

入扣地完美契合。

    但随后陆潜提出的滤镜问题,就遭受到陈慕的强烈反对——

    按照陆潜的构想,他希望电影能够叠加一层蓝色滤镜,制造出疏离冷冽的视觉效果,进一步增强冰天雪地的观感,悄无声息地为马文和陶丽的关系做出暗示。

    但陈慕认为如此手法非常廉价也非常俗套。

    滤镜,对于电影来说也格外重要。

    简单举例,为什么有的导演拿起智能手机就能够拍摄出一部具有电影质感的作品,但普通人用同款手机乃至于专业摄像机却拍摄不出任何质感的画面呢?

    构图和光线,这是至关重要的钥匙;另外就是滤镜。

    在恐怖电影里,红色滤镜曾经红极一时,因为它能够带来一种复古而浓烈的色彩效果,特别是在铅黄电影里被广泛使用——

    所谓“铅黄电影”并不是指滤镜,而是源自于意大利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铅黄色封面的惊悚恐怖神秘小说而衍生出来的恐怖电影,血腥、妖艳、诡异、华丽等等关键词都是它的标签,浓墨重彩的滤镜常常是首选。

    而另外一类惊悚电影里,蓝色滤镜则非常普遍,因为蓝色往往能够制造出一种冰冷疏离的视觉效果,“咒怨”、“潜伏”、“招魂”等等都是如此。

    一个正确的优秀的滤镜,能够通过颜色传递出不同的心理感受,这对电影来说是很重要的。

    不过,滤镜往往需要后期调整,顶级的调色师也是非常稀少的。

    “游客”稍稍特别一些,因为拍摄环境就是漫天漫地的白色,为了后期调色方便,他们在拍摄的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