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9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93节 (第2/7页)

到裴少淮耳中,裴少淮不怒反喜,笑言道:“如此,倒是免去了我的判卷之苦,替我筛去了不少志大才疏之徒。”

    命李同知无须理会,报不报考皆是学子们自个的事。

    若真为此生怒,出手管治,反倒显得当事人心虚、格局小了。

    ……

    裴少淮身为三元及第的状元郎,闽地学府、学子却不识得其名声,此事倒也不难理解。

    其一,通政司虽发行有邸报,供京内外各级官府传抄、传阅,但邸报在一级又一级的传抄中,经过多人之手,里头的消息往往是滞后、残缺的。

    传抄之人,往往会根据自己所需,只摘抄邸报中与己相关的内容。譬如说,裴少淮六年前三元及第,确实记载于京都邸报中,数百字描述了殿试盛况,然传抄到闽地的邸报,余剩一句“北直隶顺天府学子夺乙酉年正科状元”。

    再者,邸报传阅于官府当中,又有几个未有功名的学子得以看到?便是看到了,时隔六七年,又有几人能仔细记得?

    其二,科考南北之争从未停过,学子们对南边的大才子了如指掌,对北边的能人,却知之甚少。

    其三,亦是最重要的一点。

    数月以前,泉州府知府谢嘉仍稳稳坐在衙堂之上,众学子皆以为谢知府主考府试不会变,谁都料想不到他会被朝廷缉拿、死于锦衣卫刀下。此前,不乏学子仔细琢磨、钻研了谢嘉的文章,斟酌其所喜文风,由此押题作文章,以谋被谢嘉取录。

    事发之后,众书院又凭以往经验,猜想朝廷可能会从布政司委派参政、参议大人,临时掌管泉州府试之事,便又着重琢磨了这几位大人。

    谁成想,朝廷会突然委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