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老师说的话,竟然是真的 (第1/9页)
朱元璋眉头紧锁,久久不言。 聊到这份上,已经可以说是思想层面的争执了,或者说对于大明国策的定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非常清楚,有些东西并不是自己规定,就能不变的。 以大孙如此‘大逆不道’的性格,就算是自己定下什么祖训,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只是看大孙的眼神就明白,性格和自己类似,极为执拗。 哪怕是现在自己能反对,但日后即位的时候,该如何改还是会如何改。 其实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朱元璋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都已经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了。 主要对于大孙,朱元璋从最开始的宠溺,到现在几乎一直都在用平等的态度交流。 类似于朱元璋这样的性格,旁人根本难以想象,总的来说还是心中对于大孙有所愧疚,才会在很多地方迁让。 遇到自身心中反对的问题,首先不是以暴躁的态度压制,为了这难得的爷孙情,会去思考,以理服孙。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是朱元璋的治国思想,儒家学说中的君臣纲常,对于统治者来说是非常有利的,道佛不能比。 “大孙你也不必拐弯抹角了,直接跟咱说说,在你的心中,对于科举取士这块,到底是如何作想的。” 良久,朱元璋选择将这个问题直接抛回大孙。 既然大孙觉得八股取士不行,那就提出一个更好的法子来。 朱英闻言也不犹豫,直接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学子寒窗苦读十年,然而在取得功名之后,这些诗词歌赋并不让他们学会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