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的第四点想法:唯一且真正的至高神 (第6/14页)
盘古存在,或者其他任何比女娲地位更崇高的神存在,那么屈原就不会问出这句话了。 而是应该问,盘古有体,孰制匠之。 屈原问女娲的潜台词,就已经表明,女娲的神格封顶了。 然而秦朝之后,汉代独尊儒术,导致了另一个皇者,取代了女娲的地位。 他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 接下来我要说的,可能对某些人来说,会比较颠覆。 因为你们理解的伏羲,其实是不存在的。 这么说可能不贴切,换个说法:原型还是有的,真的有伏羲,也确实是有功绩的始祖,可他在上古不那么重要,更没有后世所传的那么伟大。 既然是聊山海经,那么山海经里有伏羲吗? 答案是:零。 记载传说人物,古代帝王最多的《山海经》,没有关于伏羲的哪怕一个字! 那么战国以前的考古文物有关于他的东西吗?答案是:零。 那么春秋战国以前的典籍,有关于他的记载吗?答案是:零。 堂堂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西周没有任何典籍提到他,后来的墨子、孟子都没有提他。包括我一直喜爱的屈原的《天问》,也没有提到伏羲。 你们肯定很好奇,伏羲到底是怎么成为三皇之首的。 答案当然是因为孔子…… 孔子《易经·系辞》里提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后面还有,我就不贴了,意思是描述他结绳作网、教人打渔的功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