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_独治大明 第1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113节 (第2/8页)

感激地道:“诚蒙陛下体恤!老臣明日便留在南阁,替陛下分忧!”

    三月已过大半,京城外的农田长出绿油油的青苗。

    一队浩浩荡荡的队伍从西门的阜成门而出,旗帜被季春的阳光照得璀璨夺目,而队伍中央正是只有皇帝才能乘坐的金辂宫车。

    皇帝出行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除了披甲的校尉外,单是锦衣卫便出动五千人之多,后面则是随行的文武百官。

    此时官道两边嫩绿的小草,啄起新泥的春燕,随风摇摆的青青杨柳,这片田野呈现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朱祐樘今日亦算是忙里偷闲,正舒服地坐在宫车上,领略着两边的田野风光,时不时还能看到湖泊。

    只是最让他关注的还是农田,虽然道路两边主要是以稻田为主,但在一些田里亦是被种下了棉花。

    棉花现在刚刚出苗,跟豆苗十分相似的苗株彰显着一种欣欣向荣的生命力,似乎朝着世界纺织中心而努力。

    朱祐樘特意翻查大明棉花的税收情况,虽然跟后世几百万吨的产量无法相比,但在看到每年能够收到一百二十吨的棉花,心里亦是已经心满意足。

    只要他坚持推广种植,让棉花成为回报率高的经济作物,到时华夏便不需要为棉布的原材料而担心。

    尽管飞梭织布机的难关还没有攻克,但珍妮纺纱机本就是一个打破惯性思维的事情,所以离问世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沙河行宫过一夜,次日临近中午皇家仪仗队来到了天寿山。

    天寿山原本有一个极普通的名字——黄土山,朱棣为徐皇后选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