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113节 (第3/8页)
陵寝在此,自然亦是自己的长眠之所,故而改名为“天寿山”。 天寿山不仅是朱棣的陵寝,后面的大明皇帝陵寝同样要葬在这座山上,唯一例外的则是景泰帝的景泰陵。 夺门之变没过多久,景泰帝被削为王,死后亦是以亲王礼葬于京西金山口。 宪宗即位后,虽然为景泰帝追回帝号,亦重新营建陵寝,但没有将景泰陵迁进万寿山,且所用的仍是绿琉璃瓦,规模较明皇陵明显要小很多。 如此的待遇,便是大宗帝和小宗帝的区别,更重要是景泰帝不仅断了血脉,而且还绝了嗣。即便是皇帝待遇,朱祐樘又怎么可能再跑去祭祀? 只是看到景泰帝的待遇,朱祐樘心里更是暗暗下决心要多生优育。 若是历史仍旧没有改变,明明给朱厚熜送出大宗皇帝位,结果人家却要立自己爹为大宗皇,当真是天下第一冤。 皇位都换不来人家喊你一声爹,世间最亏的买卖莫过于此了,选皇帝的张太后更是当得起“天下第一坑夫”。 朱祐樘亲祭太宗文皇帝的长陵,英宗睿皇帝的裕陵、宪宗纯皇帝的茂陵,其他各陵则由大臣代祭。 由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所以太宗文皇帝的长陵是众陵之首,而裕陵和茂陵是爷爷和父亲,故而选此三陵最为合适。 倒不是朱祐樘不想再拜另外两陵,而是皇陵间的距离不算近,且三座皇陵已经是一项苦差,实在是体力和时间都不允许。 只是第一站并不是长陵,而是刚刚修建完毕的茂陵。 “奴婢恭请陛下圣安!”长陵神宫监掌印太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