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1 没个消停 (第10/20页)
加上正德皇帝也觉得剥去杨凌国公地封赏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而三大学士和已经醒悟过来的清流派苦于无法对皇上直言其中厉害,很难招架得住这位总裁判吹黑哨下地进攻。 他们总不能对皇帝直接说:您最信赖的左膀右臂,早就明争暗斗打的不可开交啦,刘瑾是个大坏蛋,他是想夺了杨凌的权。独霸朝纲。亏得是三大学士一齐反对,这才勉强抵住刘瑾派对皇帝和杨凌地阿谀奉承之词。 争论一直持续到下午也没有个结果,正德高高兴兴上朝来的那点儿喜气早被这些大臣们给气没了,于是没好气地宣布散朝,明日再议。 等到朝会一散,三大学士凑在一块儿简单地商量了几句,便委托和杨凌走的最近的焦芳赶快找他陈述利害,让他明日一早立即上朝。主动辞去所有加封职务。 杨凌在府中不知出了何事,金銮殿上未曾散朝前又没人能打听到具体消息,他坐立不安,最后唤人牵出马来,正要亲自去城里打听一下消息,焦芳的官轿急匆匆地到了。 杨凌听了焦芳的话,才知道今天京里闹出这么大动静竟是为了自已这个威国公,杨凌对于当王当侯原本就兴趣不大。如果不是想在这个时代做出一番事业,用自已的努力避免后世的诸多悲剧,就是这个权威赫赫地内厂厂公他也不愿意就任,所以只是淡淡一笑,对于主动请辞国公一口答应下来。 焦芳这才松了口气。如果杨凌主动请辞,想来皇上也能够应允了。小皇帝到底年轻,对于官场上的机谋诡诈看不透澈。而刘瑾派的人又只提杨凌论功应当加封,根本不提他现在的职务和权力。这些东西,只要杨凌入彀,把威国公的爵位正式定下来,就不怕他不交出来。 焦芳与杨凌在内书房秘议到日向西山,这才告辞离去,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