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9 蜀道难行 (第8/16页)
也代他高兴地很”。 杨慎听得好友赞语,倒也不做出惶恐谦虚的模样,只是淡雅一笑,朱让槿又道:“你们好好谈谈,一会宴上咱们再饮酒尽兴,今天实在太忙,一些好友还未及攀谈,我先去见见吉潘和拓拔,一会儿再来寻你们”。 杨凌和杨慎拱手送别朱让槿,然后转身并肩行于处处漫烂盛开的菊花丛中。杨凌忍不住问道:“令尊大人可同意让我保荐你入朝为官么?” 杨慎神色也甚是欢喜,忙欠身笑道:“是,本来在下还在担心,毕竟家父在朝为官,这样做难免要招些嫌疑,想不到家父回信竟然同意了,还要我一旦入朝,要谨守本份、克尽职守。不可倚仗父亲或大人的关系,浮华孟浪”。 杨凌一听大喜,虽说他和杨廷和关系谈不上如何恶化,可是自从杨廷和入主内阁之后,由于政见上的分岐,加上杨凌曾命人打断他地马腿,二人私交一向淡淡如水。尤其是杨一清和王守仁成了杨凌一派后,彼此关系更形疏远。 后来杨凌才知道杨廷和跟杨一清关系一向不好。虽不至发展到势同水火,平素也是绝不往来,杨一清既成为杨凌的盟友,杨凌也就成了杨廷和的潜在对手。官场上错综复杂,交个朋友、赏识个人才。也能给自已树敌,实是杨凌始料未及。 但是他对杨一清在军事上地表现十分满意,大同是鞑靼侵犯中原地重要门户,分化鞑靼也需要大同守军适时而动、适机而动。给他们制造更好的分裂机会,这些事除了杨一清,杨凌也实在找不到第二个人选。况且以他目前的实力,要重用一个人,也用不着顾忌这人属于哪一派,有哪些对头。 可这一来杨凌对杨廷和同意自已举荐杨慎就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了,想不到杨廷和竟然应允了,这人倒真是内举不避亲。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