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9 蜀道难行 (第9/16页)
私分明的很呐。 杨凌未想到的是,杨廷和此举倒有多半不是为了儿子,而是为了和他改善关系。现在京中清流一派日子日益艰难,已经被刘瑾打压的抬不起头来了。 杨凌一派地势力自从杨凌一出京就变成了缩头乌龟,雷打不动,什么也不参与。杨廷和原来恨不得杨凌这一派倒了才好,现在才知道少了这一派地平衡和牵制,刘瑾跋扈到了什么程度。 清流派受打压。他和李东阳作为清流派的首领人物。压力更是沉重,不但受到外部的打压。还要受到内部不满他们蜇伏的官员抨击,以致两位大佬现在是度日如年,翘首以盼地希望杨凌早日回京。 谁知道杨凌打仗打上了瘾,打完了东洋打西洋,现在又和都掌蛮较上了劲,收到儿子的家书,杨廷和盘算这倒是个和杨凌缓和关系的机会,况且知子莫若父,自已的儿子有什么才能他还是晓得地,也不会有愧于举荐地职位,所于便马上修书同意了。 杨凌不知道这其中还有这些背景,能得到杨慎这样才学出众、见识相同地助力,他自然满腹欢喜。杨凌欣然道:“今日参加了蜀王爷的宴会,我打算明天一早就要回京了,你可与我同去京城么?” 杨慎道:“惭愧,在下得了家父地书信就勿勿赶来了,现在起行地话,许多事还没和家里交待。本家宗亲长辈都在巴蜀,此番进京,要回来一趟就难了,这些长辈们总是要拜望一番的”。 “哦,那也无防,等你处理完私事,再赴京城也不迟,反正本官回京后,暂时也要忙上一阵儿”,杨凌微微一笑,不禁想起了刘瑾那张总是谦和、卑微,却暗含杀机的笑脸。 菊园中来往的官员也不行,但凡见到杨凌蟒袍玉带打扮地,不管认不认识,都知道这位年青人就是钦差杨大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