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0154 利字当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154 利字当头 (第5/12页)

何止万斤,这其中的差价令人咋舌呀,而当时中西交流的货物多达万种,国库为之节省地钱财不可胜数,扣除天朝赏赐诸国和下西洋的耗费,还大有赚头.......”。

    杨凌奇道:“但是本官怎么听说.......朝廷禁下西洋是因为财政捉襟见肘。所以百官才群起反对呢?”

    焦芳深沉地一笑。目光闪动着道:“永乐年间,内部营建北京城。外部南征交趾、北征蒙元,处处用兵,处处花钱,然而百姓充实,府藏衍溢。这都是史有所载地,江南丝绸业、景德镇的瓷器、乃至印刷、茶叶,船运、伐木都是因此兴旺,何来捉襟见肘之说?

    而停止了下西洋之后,国库反倒处处为难了。英宗年间,稍有水旱,就难以征调济民了,当初对外用兵时建造一座城池都绰绰有余,如今建一座帝陵都要耗费岁入大半,这又作何解释?”

    “至于扬商损农,更是无稽之谈。有宋一朝,土地数量不及大明,田亩产量不及大明,百姓的税赋比大明的百姓还要重的多,可是百姓却能承受,生活和食物还比大明富绰。

    如今大明岁入最多时才不过区区400万两,仅为南宋时的十分之一,为地是薄税养民,可百姓生活仍难以为继,除了税赋本身尚有弊病外,禁海禁商何尝不是祸因?”

    杨凌听得一呆,是呀,这些事以前怎么从来没有去想,仅凭那些花团锦簇的文章地指责,就把下西洋之举贬得一无是处,自已可是深深见识到那些文官手中的笔杆子的厉害的,如果此次回京被东厂杀掉,自已还不是盖棺论定,千古之后也坐定是个jianian佞了?莫非这其中另有缘故?

    杨凌兴奋的差点儿坐起来,欠了下身子才反应过来,忙又躺回榻上,诚恳而激动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