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292 竹林求贤:月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2 竹林求贤:月关 (第9/14页)

,也摇头道:“可惜,在下以为,资性天赋不足为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要知天下,一是依靠‘躬阅’,从亲身经历中获得知识;二是依靠‘载籍’,从前人记载和书籍中取得。

    现在的武人,历经多年战阵,才能有所获得,却不能形诸文章。使后人减少摸索过程,其中许多有希望成为一代名将地人,可能在这过程中就已折戟沉沙,命丧黄泉了。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成就一将何尝不是万将填?

    大人的治军方略,可以使武将通晓兵事,再佐以战阵经验,不难成就一批名将。使我大明军队战力陡升。遗憾呐。现在的文人,拘泥于前人典籍。而不知结合于实际,空谈心性,不知万物演变,政略、军事、经济等皆应随之而变,使我大明固步不前,程朱之学,害人不浅。”

    杨凌听地心中霍然一动:“这个小书生,好大的胆魄,当今世上的读书人,敢于藐视程朱二圣的又有几人?”

    要寻一知已,实在太难。焦芳、谷大用等人不遗余力执行他的政策,心中未必理解他地长远意图,不过是利益所趋罢了。成绮韵等红颜知已,则纯粹因为个人感情,管他杨凌做的对还是错、正还是邪,只管一门心思帮着他去做便是。

    只有眼前这两人,越谈越是投机,彼此见解、看法有太多相通之处。有时杨凌一句话说到一半,二人便拍手叫绝,立即一言指出他的目地所在。杨凌原来看了卢士杰不切实际的狂傲模样,本来以为他这两位好友也不过是徒有其表的一路货色,此时大有得遇知已、相见恨晚之感。

    卢士杰被冷落在一旁,又不便拂袖而去,以免显得他气度狭窄,只是待在这儿既插不上话,又不苟同杨凌的见解,沉着脸显得甚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