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6 (第2/4页)
是大汛的时候,平原地势低,动不动就泡了汤,要不然怎么叫“湖区”呢?那个时候大家就拖家带口,牵着羊赶着牛,挑着全部的家当上山区避难。所以把女孩子嫁到山区也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时刻就有地方投奔了啊! 越往江边地势越高,到了最高处的山峰后一个大回转下坡,就到了江堤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在经过上游峡谷的憋屈挤压后,经过宜昌段后骤然开阔,江面非常宽阔,水流也很激烈。这里离长江上第三座公铁两用大桥——枝城长江大桥只有几公里了,哦对了,到现在江面上的桥好像仍然只有三座,特殊时期一切建设都停止了。 这就是本地最大的景点了。多少人徒步几十、一百多公里,走上几天就为了看这座桥。包括明年就要合拢的葛洲坝水利枢纽,都是本地人的骄傲。在这个年代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壮举。 如今也没有正经的公路,周品正把车子找了一个比较平坦的地方停好,和杨小贝一起沿着江边走走。秋高气爽,江边微风习习,也没有什么人烟,两个人手牵着手,享受这难得的静谧时光。 杨小贝跟周品正普及这边的地理知识。由于这里江岸都还是山,就没有必要修江堤了。但再往下游马上就流入江汉平原,人们都修起高高的江堤,并且还要在岸坡抛石加固,各种花样百出的护坡。绕是这样,每年汛期也是如临大敌。没办法,在整个平原上汛期的江水都是高于堤外的土地的,可想而知有多危险。 如果是大汛,堤上不分日夜都要有人看守。这个时候连徐店这些山区的人都要去支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