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_分卷阅读17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6 (第3/4页)

们,从长江得到了滋养,但每年跟江水的搏斗,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甚至于生命。额……后世的豆腐渣河堤就不说了,闹心。

    由于江面开阔,冲刷力度大,在这一段江面上被冲出了一个江心洲,名字很朴素,就叫“江心”。可以,没毛病……

    周品正望着江心,隐约还看见有人在耕种,房子数座,不禁奇道,“那上面还有人住?”

    不由得他奇怪,江心很小,本地人都知道,连上周边的滩涂,也就差不多40亩。相当于4个足球场的面积。其中盖上住宅,道路,能够种植的也就10多亩。但是人家正经八百的是一个村子,隶属于徐店乡,村民十几户,以打渔、种地为生。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有这么一群人住在江心了。这里四面开阔,进出只能靠船只,据说路不拾遗——谁有空划半天船渡江去自找麻烦?也不欢迎外人进岛。他们自成一个世界,直到后世都还有几户人家坚守岛上。

    在杨小贝和本地人看来,江心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如此小,又孤悬江中,但无论长江发几十上百年一遇的洪水,也不嫩淹没它分毫。冬天枯水期,也就是边上裸露出的沙滩多一些,过江方便一些。夏天汛期的时候,岛上的人依旧淡定,该干啥干啥。

    三峡大坝建成后,政府不死心,又去劝上面的人搬离。理由是到时候上游水位太高,万一泄洪时水位快速上涨会有危险。但是坚守的人家死活不搬,孩子们都买房出去了,就剩几个老人哪儿也不去。事实证明他们的坚持是对的,在仅有的几次三峡大规模泄洪时,哪怕人员被疏散上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