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节 (第4/11页)
住了,他出列道:“万岁,郭聪父子固然有过,可郭良却有功。有过当罚,有功当赏,看在郭良的功劳上,也不该将郭家一脉连根拔起啊。” 众人又似抓住了救命稻草,开始齐齐称是。郭聪心中五味陈杂,时至今日,他是万万没想到,他们家居然要扒着郭良来保全。 东阁大学士杨廷和却道:“启禀万岁,臣有策,可两全其美。郭家分为两房,郭良为大房,郭聪为二房。两房不合,人尽皆知,郭良甚至因大义,死在了郭永手上。若以二房之罪,牵连大房的确是不公。不若将只将二房一脉处决……” 礼部尚书张昇即刻表示赞同,他还加了一把火:“营国公的功劳的确不可磨灭。郭家大房乃是营国公之子郭镇与永嘉大长公主的嫡支血脉,本就是爵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如今郭良又为国而死,臣以为,是到了拨乱反正的时候了。” 李东阳笑道:“如此,既可让罪人伏法,又能保全开国勋贵的世系,真乃双全之策。” 英国公又没有和郭聪合谋干坏事,他出来说话只是出于世家同气连枝的考虑。如今武定侯仍旧有人当,死的只是二房一脉而已,他也就没什么意见了。他甚至还在心中盘算,郭良的儿子好像是叫郭勋,不知有没有娶妻,他有个孙女正当妙龄,或许还能说合一二…… 连他都表示默认了,成国公、定国公等人也不会再开口,他们也实在找不到由头来反对了。 朱厚照眼见此景,微微挑了挑眉,他朗声道:“拟旨……” 郭聪如遭雷击,他眼巴巴地望向勋贵的队伍,可所有人都避开了他的目光。阳武侯薛伦翻着白眼道:“理由都被文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