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1988_第767章 泡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67章 泡沫 (第4/7页)

的七夕节,还是外来的圣诞节等,都是消费的高光时刻,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百货公司推出的会员日,购物日,各种活动等等。

    在纽约第五大道的名牌店里,挤满了从东洋去海淘的人。东洋人当年消费了全球70%的奢侈品。甚至有法国等国家的百货公司,对于持有东洋护照的游客实行限购。

    东洋人追逐好吃好玩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有的商家甚至会把金箔包在食物外表,一个原本100多元普通的巧克力,被卖到5000元,还供不应求。

    每一个节日都成了狂欢的好时机,每一个节日情侣都需要给对方准备礼物。当时一个普通职员,月工资在1万人民币左右。如果是结婚,购买百万级以上的婚纱或礼服,飞到澳洲或者巴厘岛、斐济等旅游胜地度蜜月,一个婚礼花费30万到50万甚至更多,都很正常。全球各地度假胜地的沙滩上,躺满了各种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洋人。连斐济在酒店当服务生的黑人,都学会了说日语。

    在电视或者各种杂志上,宣扬物质至上,各种五花八门的服饰、包包、化妆品等,对普通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女高中生都学着大人们,开始想办法弄钱买名牌包包。这个趋势越来越大众化和年轻化。三宅一生等后世还在流行的品牌,就在那个时间诞生的。在酒吧里,挤满了各种老板和年轻的职员,而法国路易十三等各种洋酒,就成了他们的最爱。如果顾客点清酒,连服务员都懒得搭理你。

    深夜的东京马路上,全是喝得醉醺醺的男人和女人,出租车成了最热门的生意,不打表,漫天要价成了常态。有的人为了打车,挥舞着几百美金,站在路边拦车。很多老板为了彰显有钱,在到了目的地后,经常一沓一沓的给小费,有时银行的封条都还没拆开。据东洋媒体报道,有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